欢迎光临贵州生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连续9年最挣钱!这个行业年平均工资居首,近5年涨幅超34%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曾思怡

近期,2024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出炉!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24110元和69476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增长2.6%、4.0%。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最近5年,全国城镇单位平均工资连年上涨,不过2024年涨幅较上年收窄。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造成收窄的原因包括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旧动能支撑减弱、新动能仍在培育成长,以及近年国际贸易形势下,我国外贸承压。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最挣钱的三个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其中,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已经连续9年居于各行业之首,且最近5年涨幅达34.60%,也是近年热门报读专业和就业方向。


图源:图虫创意

从区域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区域分布情况为:东部最高,随后依次是西部、东北部和中部;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由高至低为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部。

中部不仅平均工资在区域排名中靠后,与2023年相比,中部城镇非私营及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速也最慢,均为1.5%。中部地区为何失速?今后发展势头又如何?

平均工资涨幅收缩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约12.4万元,名义增长2.8%,按可比口径增长2.6%;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约6.9万元,名义增长1.7%,按可比口径增长4.0%。

具体来说,“城镇非私营单位”包括体制内、国有单位、集体单位、股份制企业、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等,可视为大中企业和单位的集合体;“城镇私营单位”主要是私营企业,且多数都是中小企业。前者平均工资显著高于后者。

把时间拉长到最近五年,时代周报记者通过梳理国家统计局数据发现,全国城镇单位平均工资呈持续增长态势,不过2024年涨幅为近年低位。


制图:时代周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曾刚解释,全球经济面临新一轮下降周期,国际贸易保守主义抬头、贸易关税措施层出不穷,我国作为经济外向度较高国家,在此背景下,经济产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他认为,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正在从粗放型增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型过程需要面对旧动能支撑减弱、新动能效益仍待加速形成的过程。在此背景下,近年我国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收入方面就表现为城镇单位平均工资增速放缓。

2024年平均工资增速放缓,也表现在具体行业上。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虽然各行各业工资走势每年波动情况不一,但2020—2023年四年间,年年有几个行业工资以超10%的幅度上涨,2024年工资上涨的行业中,增长百分点皆为个位数。

从最挣钱的行业来看,2024年,非私营单位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最高,接近23.9万元/年,高于私营单位同行约11.6万元/年。这种情况在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也同时存在。


制图:时代周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排行榜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自2016年取代金融业,已经连续9年牢踞行业平均工资排名首位;且时代周报记者计算发现,在最近5年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增速居于各行业之首,达到34.60%。

因此,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成为时下最热门的报读专业和求职领域。2024年底,智联招聘发布《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指出,“IT/通讯/电子/互联网”稳坐2024届求职毕业生期望行业榜首,期望从事该行业的人数占比26.4%,“政府/非盈利机构”和“文化/传媒/娱乐/体育”分别排在第二、第三,占比分别为9.4%、8.9%。

曾刚指出,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点产业,信息技术是国际竞争的关键领域,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正处于收益高、前景好的发展阶段,具有庞大的市场前景和政策层面的支持,加之从业门槛颇高,故而行业平均工资长期居于全国前列。

“从房地产,金融业,再到现在的信息技术,最挣钱的领域一直在发生变化。”曾刚提到,一直以来,学生及家长不论选择专业还是就业,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就是就业待遇。但要同时考虑到,时代和产业的发展不是线性的,同一个行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要的人才数量和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学生在选择专业和就业方向的过程中,包括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除了专业技能,还要注重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跨学科融合能力等的培养,打造更顺应时代发展的人才体系。

另一边,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较低的三个行业为:住宿和餐饮业;农、林、牧、渔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较低的三个行业为: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以及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不过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中,工资增长最快的也是农、林、牧、渔业,为7.2%;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行业,为8.9%。

中部地区为何失速?

行业之外,不同区域平均工资水平呈现差距,哪里最挣钱?

具体来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区域分布情况为:东部最高,随后依次是西部、东北部和中部;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由高至低为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部。

时代周报记者通过多名专家了解到,不同区域平均工资差异,与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布局差异、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区域从业人群规模和密度等综合因素相关。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东南沿海长期是我国人口和产业最集聚的区域,特别是金融、信息技术等高薪行业集中,企业规模较大,带动了整体工资水平的提升;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获得了相对较大的资源倾斜,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得到加强,工资水平也随之提高。

长期来看,生产效率决定工资水平。不过短期来说,不同区域平均工资水平也会受到其他多重因素作用。

过去一年,西部城镇单位平均工资仅次于东部,高于中部和东北。曾刚解释,一方面,西部地区长期是国家对口帮扶的重点领域,转移支付力度颇高;另一方面,近年来,西部沿边省份扩大开放力度,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也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也就带动了平均工资的增长。

而东北地区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虽然高于中部,但存在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相对缓慢的情况,制约了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水平。

另外,中部不仅平均工资在区域排名中靠后,与2023年相比,中部城镇非私营及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速也最慢,均为1.5%。

柏文喜分析,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以传统制造业和农业为主,在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上相对滞后,使得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与此同时,中部地区的企业在市场竞争力上相对不足,难以提供较高的工资待遇。

但这一情况或许将得到改变。曾刚表示,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背景下,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中部地区,区位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也有望迎来更多发展利好。

“接下来几年,不论是交通基建的规划投资,还是相关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环境的建设方面,中部地区都因为连接东西南北而迎来更大力度的国家支持和政策倾斜。这不仅可以加速推进中部崛起,还有益于全国经济运行效益,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贵州生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贵州生活网 gz.gz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